他是光刻机技术领域的华裔专家,但是从未与中国大陆接触
那台被叫做浸润式光刻的机子,是把光刻这档事从“干做”改成“把水往里一塞”。听起来像耍花招,实际上是把工艺往前推进了一大步。2004年,台积电和荷兰ASML联手,把这个概念在工厂里做出来,验证了55纳米制程,分辨率一口气上去了差不多三成,从那以后高端晶圆厂的竞争
那台被叫做浸润式光刻的机子,是把光刻这档事从“干做”改成“把水往里一塞”。听起来像耍花招,实际上是把工艺往前推进了一大步。2004年,台积电和荷兰ASML联手,把这个概念在工厂里做出来,验证了55纳米制程,分辨率一口气上去了差不多三成,从那以后高端晶圆厂的竞争
11月14日,摩根士丹利一份研报抛出了半导体圈的大消息。台积电计划在原有预期外,额外新增每月2万片的3纳米晶圆产能。
2025年10月快结束的时候,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里,稀土库存只剩下三十天可用,这个情况不是突然发生的,是因为中国在十月发布了新的规定,新规定写得很明白,只要芯片里使用的中国稀土含量超过千分之一,并且用在14纳米以下的制造工艺上,出口就得经过审批,台积电
最近逛硬件论坛,满屏都是“显卡又双叒涨了”“i7-14700K缺货溢价500”“散片U比去年贵出一顿火锅钱”的哀嚎。连向来以性价比著称的AMD,部分型号也悄悄上调了定价——这波电子消费品的涨价潮,像场没预警的梅雨季,淋得人心里发闷。
今年7月,日本国内官民合作、专攻尖端半导体制造的Rapidus公司宣布成功试制出2纳米制程半导体核心部件,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2纳米芯片。对于日本半导体产业来说,这可谓是“点燃复活烽火的历史性事件”。然而,此间媒体和专家并没有盲目乐观,多位专家指出,日本量产
亿万富翁埃隆·马斯克正在美国建立一条完整的芯片生产和封装链,包括从印刷电路板到FOPLP芯片的所有环节,此外还有一座未来能够满足特斯拉、SpaceX和星链等公司需求的晶圆厂。
英特尔在通用芯片市场的竞争中虽面临挑战,但在先进封装领域,这家科技巨头正凭借独特的技术积累占据一席之地。随着半导体产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增速远超摩尔定律的演进速度,先进封装已从辅助技术升级为决定芯片性能上限的核心环节。台积电长期主导的先进封装市场,正因英特尔E
2024年6月,一纸来自美国商务部的“无限期豁免”许可,像是一颗重磅炸弹,扔进了本就风起云涌的半导体江湖。
2020年5月15日,台积电在凌晨发布公告,决定斥资一百二十亿美元赴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。这一纸声明打破了半导体圈的平静,也让全球投资者再次把目光投向那座坐落在台湾新竹的晶圆巨舰。人们意识到,台积电不再只是那家以先进制程著称的代工企业,而被推到了大国竞争的风口浪
芯片圈这几年,简直就是一部灾难片,主角还是三星、台积电、英特尔这三位曾经的王者。原以为是呼风唤雨的神仙打架,没成想,接连上演的是业绩跳水、利润暴跌的苦情戏码。
到2025年,很多看起来遥远的国产“短板”有了真刀真枪的变化:芯片开始跑5纳米试产、部分医疗器械进入大规模临床、数控机床精度接近国际一流水平、碳纤维产能猛增。
当全球半导体产业在 AI 浪潮与消费电子复苏的双重驱动下加速回暖,晶圆代工领域的核心玩家正陆续交出 2025 年第三季度的答卷。11 月上旬至中旬,国产晶圆代工 “双雄” 华虹半导体与中芯国际相继披露最新财报。
11月12日深夜,美股芯片股突然爆发,费城半导体指数一度大涨近2%,AMD狂飙近9%,英伟达、台积电等巨头纷纷跟涨 。而A股也不甘示弱,11月13日新宙邦大涨17%,11月3日太极实业直线涨停,近期芯片板块集体走强的背后,是实打实的行业超级利好。
最近想换手机的朋友注意了,不是商家制造焦虑,2026年手机全面涨价基本成了行业共识。内存价格半年涨了60%还没停,加上手机都在疯狂堆AI配置,再叠加芯片工艺升级,明年不管是旗舰机还是中端机,价格大概率要往上走。
2025年10月底APEC峰会那阵,英伟达老板黄仁勋的韩国之行透着不一般。他不光跟三星会长李在镕、现代会长郑义宣挤在炸鸡店吃宵夜,还送亲笔签名威士忌,更高调说要给三星、SK这些韩国企业供26万块GPU,算下来总价值最高能到697亿人民币。
2025年半导体行业迎来“冰火两重天”:台积电掀起四年涨价风暴,5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即将每年提价3%-10%;而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却逆势突围,订单排至明年一季度,多家企业业绩同比暴涨超60%,国产化替代正迎来历史性窗口期。
宁德时代这家企业,起步于2011年,专注动力电池,短短十几年就成了全球老大。2023年2月,它跟福特汽车联手宣布,在密歇根州马歇尔镇建一座电动车电池厂,投资35亿美元,产能目标35吉瓦时,主要产锂铁磷酸盐电池,也就是LFP那种成本低、安全高的类型。
11月14日,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研报抛出重磅消息,台积电正考虑在原有计划外额外增加2万片/月的3纳米晶圆产能。这一调整让2026年3纳米产能目标从最初预计的14-15万片/月,直接上调至16-17万片/月。
摩根士丹利证券指出,考量英伟达寻求更多芯片产能支持,可能已促使台积电重新评估扩产规模,预期台积电有望在中国台湾额外新增每月2万片的3纳米产能,2026年资本支出可望挑战500亿美元,大幅超越先前估计的430亿美元。
11月全球半导体行业接连发生两件大事:一是三星、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大存储芯片巨头突然暂停DDR5内存芯片的报价,现货价格一周内飙升25%;二是有消息称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未来四年将对5纳米以下的高端制程持续涨价。